智能院科技成果亮相第三届中国(安徽)科交会
4月26日,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合肥开幕。智能院携“基于相变热池技术的新能源汽车集成热管理系统”、“面向等离子体钨纤维增韧钨复合材料”、“钙钛矿太阳电池量产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御浪eMC电控悬架系统”、“天柱aMC全主动悬架系统”等5项科技成果亮相第三届中国(安徽)科交会。
“基于相变热池技术的新能源汽车集成热管理系统”、“面向等离子体钨纤维增韧钨复合材料”属于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国际合作专项。其中,“基于相变热池技术的新能源汽车集成热管理系统”通过集成相变材料的高效热存储特性和智能热能管理,优化新能源汽车的尾气废热利用过程,提升车辆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发动机负荷及燃料消耗,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面向等离子体钨纤维增韧钨复合材料”充分利用钨纤维的优异力学性能,提升钨材料韧性,在核聚变反应堆关键部件等大科学装置中具有重要应用场景。
“钙钛矿太阳电池量产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由智能院培育企业合肥普斯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其自主研发的钙钛矿CVD制造专利技术,具有薄膜质量高、成本低、重复性好、良率高等优势。目前,普斯凯已建成全国首条钙钛矿电池CVD气相干法中试线,并成功下线300mm×300mm大面积电池模组,正建设600mm×1200mm商业化尺寸钙钛矿电池中试线。
“御浪eMC电控悬架系统”、“天柱aMC全主动悬架系统”由智能院培育企业工大智骋(合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其中,“御浪eMC电控悬架系统”以磁流变减振器与车规级控制器为核心,实时感知汽车行驶状态、驾驶员操作习惯及路况变化,智能调节悬架参数,确保车辆始终处于最佳行驶状态;“天柱aMC全主动悬架系统”能够有效实现车身姿态快速、准确、稳定的主动调节,实现更好的操纵性和平顺性。
截至目前,智能院累计投入5700余万元,支持科研团队开展成果培育与转化,获得各项知识产权超200项;培育孵化高科技企业近200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5家。下一步,智能院将加快推进成果转化,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持续助力科研团队与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为区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贡献智慧力量。
供稿:宋歌 申逸骋
一审:刘满愿
二审:姚 正
三审:彭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