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聚焦

【中安在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一线观察】破解转化“梗阻”,成果“落地生金”

时间:2024-05-09来源:合工大智能院

近日,记者走进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合肥迈微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诸多采用高端技术的新型材料样品在展柜中一字排开,科研人员在现场紧张忙碌着。

“我们公司源于合工大先进材料与器件团队,成立两年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部分技术打破日韩企业垄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公司副总经理吴运飞说。

从学科研究到实验室验证再到市场应用,依托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合肥迈微成为“打破玻璃门”的成功案例之一。

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发展智能制造对于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为让更多高校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加快推动智能制造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2014年,由合肥工业大学与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合工大智能院应运而生。

“如何让学科的研究成果顺畅地应用到产业发展中,如何最大限度调动科研人员科技成果供给和转化动力,这是学校始终在不断思考和探索的事情。”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合工大智能院院长刘志峰告诉记者。

建院初期,合肥工业大学就主动打破体制“桎梏”,探索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行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模式。2016年,智能院被列入我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任务中“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试点单位”。

在安徽合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各式各样的无人运载设备、车辆正在有序调试中。

“围绕公司发展需求,合工大的科研人员与企业共同组建研发团队,分领域协同攻关,使产品能够及时迭代更新。”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历经多年发展,该公司已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

“过去的产学研合作多是以科研人员自发、零散的横向科研项目为载体,与企业之间以技术开发咨询为纽带,合同结束,合作也就告一段落,导致科研和产业之间衔接不紧密。”合工大智能院常务副院长张晓安说。为此,该院引导拥有成熟技术成果、稳定研发队伍的科研团队,与有接纳新技术能力和扩大生产需求的企业有效结合,共同创办高科技企业。

这样一来,高校科研团队就会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再研发,使产品能够及时迭代更新。企业得到有力的技术支持,解决了研发难题。合工大智能院探索的这一校企“共生”式合作模式,作为安徽省唯一的案例被国家科技部纳入科技体制改革案例库,成为合肥市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重要标杆模式。

畅通“转化”之路,还需给企业输送“一揽子”服务。

“我们在创业初期研发进度缓慢、经费紧张,智能院不但给予公司研发经费支持,还为公司量身定做了全过程服务方案,让公司很快走上了正轨。”安徽布拉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文化说。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智能院构建了“平台支撑—科技支撑—人才支撑—金融支撑—市场支撑”的科技企业培育体系,为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关键在人。该院探索“新型研发机构+”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联动政企行校多主体资源,全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我们与企事业单位共建28家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从高新技术企业遴选了40余名行业导师,开展‘双导师制’研究生联合培养,培养的4500余名研究生迅速成长为骨干力量。”智能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一粒粒创新的种子,逐渐长成参天大树,连接起一片创新“森林”。“10年来,我们深入探索以‘育种—育苗—育才—育链—育网’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转化‘五育’工程,为科研团队和培育企业更好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明确方向、拓展空间。”刘志峰说。

目前,合工大智能院已累计培育高科技企业172家,孵化企业累计营收超55亿元;组建46个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累计组织百余个科研团队为590余家规上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近年来,该院先后获批国家发改委“新型研发机构科教融合产业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工信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被认定为“安徽省新型研发机构”“安徽省创业研究院”“安徽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记者 许蓓蓓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郜征)

·记者手记·

校地合作共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是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催生新质生产力、赋能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成立10年来,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立足高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让更多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链接:http://ah.anhuinews.com/szxw/202405/t20240509_7548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