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聚焦

【新华社】打造“科创森林”——合工大智能院的十年探索

时间:2024-05-16来源:合工大智能院

为了让更多高校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加快推动智能制造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2014年,在教育部、工信部、安徽省的共同支持下,由合肥工业大学与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合工大智能院应运而生。

国家发改委“新型研发机构科教融合产业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工信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入选国家科技部科技体制改革案例库,被认定为安徽省首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

十年间,合工大智能院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行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模式,为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创新引擎、贡献更大力量,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加速“最初一公里”

在位于合肥市包河区花园大道的合工大智能院里,创始人郭帅领衔的艾瑟沃机器人科技公司,是专门针对排水管道缺陷开展人工智能检测研究的团队。

从创业初期至今,这个团队用了三年多的时间专注研发。“今年开始做市场推广,刚开始推就‘爆单’了!”郭帅说起公司的现状,语气中充满了骄傲。

回望创业初期,郭帅团队既缺资金又缺人才,成为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一大瓶颈。“初期团队基本都是大学老师,在融资和市场开拓上经验不足。”郭帅回忆。

得知艾瑟沃需求后,合工大智能院与包河区政府主动联系协调,先后帮助团队获得科技培育专项资金、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扶持计划项目资助。“获得专款资金后,我们很快实现就地成果转化,在合肥小西河段等多处河段均有工程应用。”郭帅说,智能院还与该公司进行了研究生的联合培养,解决了人员费用高、培养周期长的问题。

与艾瑟沃一样,如今在合工大智能院,一项项学校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有效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我们成立智能院,就是希望发挥学校的工科优势,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智能院院长刘志峰说,科研成果的主要来源是高校,但要实现成果转化,仅靠学校是不够的,“要充分把学校资源用好、政府支持政策对接好”。

密切关注省、市、区各级政府最新科技产业政策,一对一辅导、政策解读、申报培训;为企业定制化制定培训课程,举办“新公司法”培训、股权结构设计等多种类、多行业培训讲座和技术交流对接;组织企业参加科交会、成果路演、产业融合对接会等活动帮助企业对接上下游产业链,打开更多对外展示窗口……

为促进培育企业提质增效、快速发展,合工大智能院构建起“平台支撑-科技支撑-人才支撑-金融支撑-市场支撑”五位一体的科技企业培育体系,为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帮助其快速成长。

同时,合工大智能院主动对接各方资源,积极引进省内外行业龙头企业、校友企业落地成立研发中心或研发总部。十年间,智能院集群效应日益显著,逐渐成为合肥吸引人才的“梧桐树”,吸引海内外“金凤凰”落户创业。

“双导师制”培养,剑指产教脱节困局

对于合工大智能院而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探索“新型研发机构+”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路径。

合工大机械工程专业2022级研究生李润童,研二期间就常驻智能院,参加了入驻智能院企业安徽合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多个跨学科项目的科研实践。

在无人化智能农业采摘项目中,他所在的团队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将深度相机、协作机械臂和末端执行器三者之间的通信传输串联,成功实现导航避障及采摘功能。

“在真刀真枪的科研实践中,我得到了校内导师和行业导师从不同的专业背景和学术视角的悉心指导,在夯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我不仅锤炼出运用跨学科技能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更开拓了思维眼界,坚定了未来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信心和决心。”李润童说。

“探索新型研发机构,就是在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合工大智能院常务副院长张晓安说,学校和智能院里的企业实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拟进入智能院的研究生在学校完成第一学年课程教学后,全部进入企业或在智能院承担企业提出的课题研究工作,在校企“双导师”指导下完成学业,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紧紧围绕智能制造产业的技术需求,订单式培养智能制造相关专业硕士、博士等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合工大智能院先后获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省级创业研究院等一批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能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等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8家,发挥多主体协同作用开展“双导师制”研究生联合培养,培养的4500余名研究生迅速成长为行业骨干。

在张晓安看来,有了“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这条纽带,企业可利用高校的设备和人才资源,结合自身发展需求,获得“定制版”的高技能人才;高校可利用企业的资金优势,将产、学、研三者有机结合,培养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急需人才,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则在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重指导”下,进一步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校企“共生”,打造“科创森林”

过去,产学研合作往往是以科研人员自发、零散的横向科研项目为载体,合作双方以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合同为纽带,合同完成了合作也就告一段落,从而导致科学研究与科技产业的衔接缺少稳定性和长期性。

为此,合工大智能院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试点,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引导拥有成熟技术成果、稳定研发队伍和明晰科研计划的科研团队与有接纳新技术能力和扩大生产需求的企业有效结合,按股份制合作模式共同创办高科技企业,探索出了“共生”式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合作模式。

这一校企“共生”式合作模式作为安徽省唯一的案例被科技部纳入科技体制改革案例库,成为合肥市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重要标杆模式。

“新型研发机构没有历史经验可循,而创新又并非一日之功。”合工大智能院副院长朱晓勇说,从建院初期开始,合工大就主动打破体制温床,探索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行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模式。

据统计,合工大智能院已累计培育高科技企业172家,其中3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企业累计营收超55亿元;组建46个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累计组织百余个科研团队为590余家规上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

回望十年发展历程,合工大智能院何以成为“科创森林”?

刘志峰说,从学校到智能院,学科研究和人才储备,在平台上流动、转化、合作,深入开展“育种—育苗—育才—育链—育网”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转化“五育”工程,为科研团队和培育企业更好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明确方向、拓展空间,是十年探索的主线。

十年来,合工大智能院始终遵循“服务战略需求、服务社会发展、服务科技创新、服务学科建设”的建设宗旨。目前,已形成“一学院一中心、一系所一平台、一团队一企业”的“前店后坊”式科技成果转化新构架,在推动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素质人才培养、高科技企业培育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同时,智能院持续强化行业智库建设,面向高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行业专家开展多行业、多领域产业发展分析,提出前瞻性政策建议,支撑政府科学决策,为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创新引擎、贡献更大力量。

原文链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017369?d=134d885&channel=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