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精准孵化,创新的种子早发芽
(安徽日报记者 桂运安)“合工大智能院主要依托合工大的学科、人才等资源,充分发挥特色优势,深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与途径创新,推动科技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 ”日前,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志峰告诉记者,新型研发机构存在的目的,就是要探索一种新模式,汇集创新要素、搭建创新平台、吸引高端人才,让好成果“落地开花”。
在合肥市包河区花园大道上,一幢14层高的小楼汇集了合动智能、禄正新能源等33家高科技企业,这就是合工大智能院所在地。如今,该院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已孵化高科技企业62家,分布在合肥市多个区域。 “新能源汽车是今后汽车的发展方向,我们的特色就是打造一种智能系统,快速解决新能源汽车可能发生的故障。 ”合肥禄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国君介绍,他们主攻新能源汽车故障远程智能管理系统,入驻合工大智能院后,不仅得到80万元项目经费资助,还依托合工大开发了整车控制器、智能低压配电盒等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
8月20日,省科技厅公示晋级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行业总决赛企业名单,安徽合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伺服驱动及控制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榜上有名。
“伺服电机驱动器是机器人的核心部件。过去,这些产品大多依靠进口,我们生产的 ACS106、ASC206等产品体型灵巧、性价比高,性能已达到业界先进水平,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产品,价格则可以降低一半。 ”在合动智能展示室,总经理甄圣超介绍,机器人伺服系统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他们的营业额今年有望突破1000万元,后面几年每年可以翻一番。
“对于入驻企业来说,我们有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在资本对接、项目扶持、产品推介等方面,我们也能为企业提供帮助,解决他们的‘短板’。 ”刘志峰表示。
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8月初,省科技厅公示首批安徽省新型研发机构名单,21家单位入选。上半年,作为我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这些新型研发机构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汇聚各种创新资源,孵化“种子”、培育“幼苗”,将实验室中一项项科技成果逐步转化成市场上一个个颇具竞争力的产品。
“太阳光的光谱分离与光伏农业”项目,获得美国“R&D 100”奖项,这是中国大陆近5年来唯一获此荣誉的项目;普通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可以转化为可降解的新材料——呋喃聚酯,这项技术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拥有;石墨烯柔性透明导电膜填补了国内空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透光率更好、触摸更灵敏……在中科大先研院展厅,一项项正在转化的科技成果,令人耳目一新。
“目前,我们正在推进中科院量子创新院、类脑智能、未来网等3个国家级重大平台入院建设,打造电子技术、未来信息、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生物医药4个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评测平台。 ”中科大先研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成立5年来,已汇聚各类创新创业人才552人,培育新兴产业技术企业222家,催生了环保阻燃漆、云印章、虹膜识别等一批在国内外行业领先的应用技术。
省科技厅厅长宛晓春介绍,上半年,我省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加快建设成果转化孵化平台,积极推进与中国工程院共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安徽研究院,北航、哈工大等高校相继在合肥建立研发机构,中国电科、西安交大、北京化工大学分别在芜湖、池州、安庆等地建立航空技术、智慧技术、化工技术研究院。目前,全省已建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85家,其中国家级25家。·记者手记·向科技体制改革要活力
科技成果不走出实验室,不变成现实的产品和产业,永远都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没法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近年来,为种好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我省着力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桥梁,深化产学研用合作,一批无级别、无预算、无编制的新型研发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在江淮大地上涌现。记者在采访中深切地感受到,随着这批新型研发机构在改革 “试验田”上深耕,我省创新资源加速汇聚,创新活力明显提升,科技成果转化速度越来越快,催生了一批高科技产品和高科技企业。
要实现持续创新,必须继续向科技体制改革要活力。在采访中,多家新型研发机构负责人坦言,深化改革,期待顶层设计。改革不是“喊口号”,需要一系列具体配套措施。科技体制改革必须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才能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原文链接:http://epaper.anhuinews.com/html/ahrb/20180905/article_36926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