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聚焦

【合肥日报】结出更多“产业之果”!合肥涌现一批新型研发机构!

时间:2021-09-02来源:合工大智能院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多年来,以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为引领,合肥与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共建了一大批新型研发机构。这些研发机构集聚大批优质创新资源,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核心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积极探索,竭力推动更多的“创新之花”结出“产业之果”,为合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新型研发机构“新”在哪

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

新型研发机构有许多新特点,也因此,人们对其破题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寄予厚望。

任何新事物都是在实践中摸索成型的。

那么,新型研发机构该如何发展?这也成为刘志峰关心的问题。

合工大智能院,是合肥市与合肥工业大学“校地合作”建设的高端协同创新平台。

为了更好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合工大智能院面向产业需求,重点打造了机器人公共服务平台、智慧城市与智能建筑研究院等27个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无缝对接“实验室”与“应用场”,科教资源优势得以激发。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外景


“高校有成果、有人才,企业更懂市场经营,但高校成果往往都是跟人走的,人是关键要素。如不能很好地解决科研人员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密切配合问题,科技成果的转化就很难真正落地。”刘志峰说道。

过去产学研合作多以科研人员自发、零散的横向科研项目为载体,与企业之间以技术开发咨询为纽带,合同结束,合作也就告一段落,导致科研和产业之间衔接不紧密。

为此,智能院探索建立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从过去一纸合同的契约式合作,转变为利益捆绑的共生式合作。

引导高校里拥有核心技术成果、稳定研发队伍的科研团队,与有接纳新技术能力的企业有效结合,共同创办高科技企业,并通过股权激励、自设立项目等措施将科研团队与企业发展紧密地捆绑在一起。

如此一来,高校的科研团队就会根据企业的产业需求进行再研发,使产品能够及时迭代更新。企业得到有力及时的技术支持,解决了研发难题,而高校院所沉睡的技术成果被激活。

产教融合,涵养“人才蓄水池”。针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短缺难题,合工大智能院依托合肥工业大学国家级一流专业,联合龙头企业等多主体协同育人,创新“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具备智能制造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现代产业一线工作,并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目前,已培养了近3000名“双导师制”硕士研究生。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9aY4OckFvbDW75iXtMyeX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