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日报】合工大智能院:为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搭桥架梯”
5年孵化96家科技型企业
如何让高校创新资源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打通“实验室”与“应用场”的通道?创新合肥积极破局,牵手大院大所共建合作平台,攻坚科技成果转化难题。
作为合肥市与合肥工业大学联袂打造的智能制造技术创新策源地,合工大智能院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走出校企“共生”特色模式,唤醒了一批高校“沉睡”技术成果,为区域智能制造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
市校共建,搭建转化平台
“合肥工业大学以工科见长,拥有众多高水平科研基地,培养集聚了一批高层次科研人才和团队。我们学校专利科技成果和产学研合作规模长期位于全国高校前列。”合工大智能院常务副院长张晓安介绍。
为充分发挥学校在智能制造技术领域的学科优势、迸发成果转化潜力,丰富和完善合肥乃至安徽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打造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产业发展的创新引擎,2014年4月,合肥市与合肥工业大学携手共建合工大智能院。
“政府给钱、给地、给政策,高校出人才、出成果、出机制,智能院的设立与发展是市校倾心共建的结果。”张晓安介绍。数据显示,近5年来,合工大智能院围绕安徽省、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投入近1.5亿元启动了260余个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2021年1月,该院研发中心投入使用。
破除藩篱,探索校企“共生”
提及这些年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探索,张晓安悉数道来,而最让他骄傲的是,合工大智能院走出了一条校企“共生”的特色模式。
过去的产学研合作多是以科研人员自发、零散的横向科研项目为载体,针对性强,但不长久。双方以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合同为纽带,合同完成了,合作也就告一段落,导致科学研究与科技产业的衔接并不紧密。
高校有成果、有人才,企业更懂市场经营,但高校成果往往都是跟人走的,人是关键要素。如不能很好地解决科研人员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密切配合问题,科技成果的转化就很难真正落地。
“于是,在顶层设计上,我们探索建立了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从过去一纸合同的契约式合作,转变为利益捆绑的共生式合作。”张晓安告诉记者,合工大智能院积极引导学校里拥有核心技术成果、稳定研发队伍的科研团队,与有接纳新技术能力的企业有效结合,共同创办高科技企业。
针对企业需求,智能院派出项目团队进行合作。但是,这个团队并不是固定的。在项目合作过程中,科研团队与企业方会进行充分磨合,团队也会做动态调整,直至双方能够密切配合。如此做的目的,就是引导和激励科研团队根据企业、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创新及再研发,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在张晓安看来,这种创新合作模式,能够让产学研用各方相互支撑、目标一致、利益共享。
成果丰硕,孵化96家科企
在合工大智能院三楼,记者看到了一款四驱四转向移动机器人,它所用到的伺服电机驱动器、控制系统与惯性导航系统,都是由安徽合动智能自主开发,主要性能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成立于2015年的合动智能,就是合工大智能院通过“共生”模式成功培养出的一家高科技企业。
公司入驻智能院第二年,不仅获得100万元项目经费资助,还依托智能院引进了两名博士,校、院、企科研团队携手开发了4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2019年,合动智能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驶上发展快车道。
记者了解到,包括合动智能在内,合工大智能院通过校企“共生”式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培育孵化了96家科技型企业,其中11家企业获得国家高企认定。
不仅如此,合工大智能院还构建了机器人公共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云物流服务平台等20个高能级产业应用创新平台,吸引高端人才团队。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立足合肥这个科研生态高地,下大气力组建高能级科技研发平台、集聚一流科研人才和团队、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实施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研究院与合肥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张晓安说道。
原文链接:http://newspaper.hf365.com/hfrb/pc/content/202104/23/content_244940.html